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法院动态
银行卡被盗刷后的自我保护
作者:刘立春  发布时间:2016-03-02 10:06:51 打印 字号: | |
  随着经济的发展,传统的支付方式已经被银行卡所取代,银行卡本身快捷、方便、隐秘的特点逐步被人们接受和认可。但方便的同时,银行卡背后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。因为没有直接支付的过程,网络非本人支取的案件增多,近期,科右前旗人民法院审理了部分此类案件。如何在银行卡被盗刷后保护自己的利益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。

  持卡人风险意识不足是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,因此在银行卡被盗刷后,当事人应注意:一是银行有没有充分履行告知义务。在审理的案件中,消费者往往对取现密码比较关心,对电子银行密码重要性认识不足,甚至有的人根本就没注意到电话银行密码的问题,使其处于默认状态。正是这个“误区”,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,不法分子可以使用银行卡的电话银行业务进行转账、消费等业务。二是电子银行本身是否存在管理漏洞。有的银行为追求自己的利润,没有对一天内储蓄卡电子转账、信用卡消费设定最高限额,这给不法分子一次性大额盗刷、转账提供了机会。还有的银行在信用卡消费中,只凭消费密码,根本不核实签名的真实性,在预留持卡人签名和消费签名不符的情况下仍予以划款。三是储户安全保密责任是否尽到。有的储户在使用卡片时,不注意保密,密码被他人盗走,甚至还有的客户随意将卡片交给他人使用,也无意间泄露了个人信息和密码。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复制该银行卡后非法进行转账或消费。还有的持卡人方便记忆,设置的密码较为简单,比如出生日期、卡片后六位等等,一旦该银行卡的其他身份认证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得,该卡片密码很容易被破解。
来源:立案庭
责任编辑:科右前旗人民法院办公室